技术交流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技术支持 > 技术交流

什么是抗体标记?

抗体标记(Antibody Labeling)是指通过化学或生物方法将可检测的标记物(如荧光染料、酶、生物素、放射性同位素等)共价或非共价连接到抗体分子上,使其在免疫检测中能够被特异性识别和可视化。抗体标记是免疫学实验(如ELISA、流式细胞术、免疫荧光、Western blot等)的核心技术之一。

一、抗体标记的主要类型

根据标记物的性质,抗体标记可分为以下几类:

1. 荧光标记

   - 标记物:荧光染料(如FITC、PE、Cy3、Cy5、Alexa Fluor系列、DyLight等)。

   - 应用:  

     - 免疫荧光(IF)、流式细胞术(FACS)、共聚焦显微镜。  

     - 多色检测(不同荧光标记的抗体可同时使用)。

2. 酶标记

   - 标记物:辣根过氧化物酶(HRP)、碱性磷酸酶(AP)、β-半乳糖苷酶等。  

   - 应用:  

     - ELISA、Western blot(通过底物显色或化学发光检测)。  

     - 信号放大(酶催化底物产生强信号)。

3. 生物素标记

   - 标记物:生物素(Biotin),通过链霉亲和素(Streptavidin)放大信号。  

   - 应用:  

     - 与亲和素系统联用(如ABC法),提高检测灵敏度。  

     - 用于多级放大系统(如质谱流式细胞术)。

4. 放射性标记

   - 标记物:放射性同位素(如¹²⁵I、³²P)。  

   - 应用:  

     - 放射免疫分析(RIA)、放射自显影。  

     - 因安全性问题,现逐渐被非放射性方法替代。

5. 其他标记

   - 金属标签(如镧系元素):用于质谱流式(CyTOF)。  

   - 纳米金颗粒:用于免疫电镜或侧向层析试纸条(如胶体金试纸)。  

   - DNA条形码:用于多重检测(如Olink技术)。

二、抗体标记的方法

1. 化学偶联法

   - 氨基偶联:利用抗体赖氨酸(Lys)的游离氨基与标记物的活性基团(如NHS酯)反应。  

   - 巯基偶联:通过还原抗体铰链区的二硫键,暴露巯基(-SH)与马来酰亚胺基团反应。  

   - 糖基化修饰:氧化抗体Fc段的糖链,与标记物的酰肼基团结合。

2. 基因工程法

   - 融合蛋白标签:如将抗体与荧光蛋白(eGFP)、酶(如HRP)通过基因重组表达。  

   - 点击化学:引入非天然氨基酸(如Azide),通过点击反应连接标记物。

3. 生物素-亲和素系统

   - 先标记生物素,再通过链霉亲和素(高亲和力)连接酶或荧光标记的亲和素。

三、抗体标记的应用场景

1. 免疫组化(IHC):荧光或酶标记抗体定位组织中的抗原。  

2. 流式细胞术:多色荧光标记分析细胞表面/内抗原。  

3. 诊断试剂:如胶体金标记的快速检测试纸(妊娠试纸、传染病检测)。  

4. 药物偶联(ADC):抗体-药物偶联物(如抗癌药物靶向递送)。  

四、注意事项

1. 标记效率:需优化标记比例(如荧光染料/抗体比值,避免过度标记导致抗体失活)。  

2. 抗体活性保护:避免剧烈反应条件(如pH、温度)。  

3. 纯化:去除游离标记物(常用凝胶过滤或透析)。  

4. 储存:避光(荧光标记)、避免反复冻融。  

五、常见问题

- 为什么标记后抗体信号弱?  

  可能原因:标记过度(掩盖抗原结合位点)、抗体变性、未纯化游离标记物。  

- 如何选择标记方法?  

  根据检测目标(如需要高灵敏度选酶标,多重检测选荧光)和实验平台(如流式需不同激发/发射波长的染料)。  

抗体标记技术的选择直接影响实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,需结合具体需求优化方案。

+86 512 67298826
  • 二维码

    陆经理18362736473

  • 二维码

    杨经理19906255203